年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但却无法影响医生对学习的孜孜渴求,疫情期间,线上学术会议作为新兴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9月12日,辽西围产医学高峰论坛盘锦产科质控中心第二次会议暨盘锦围产年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在线拉开帷幕,收看人数逾千人。医院医院刘玉梅教授、锦州市医院王丹教授、医院王雍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刘兴会教授及中国医院刘彩霞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精彩学术内容。
嘉宾介绍
课程回顾
1
刘兴会教授-产后出血的防治与管理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能避免导致死亡的原因,最容易漏诊或忽略,也最考验团队抢救能力。孕期严重贫血会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升,需要被重视。全球各指南对产后出血定义不同,我国把剖宫产出血量≥ml定义为产后出血。产程中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估出血量,避免严重后果发生。刘教授用本院案例说明血红蛋白估计出血量并不准确。对于产后出血,产科做好术前评估,主导止血;麻醉科做好协作,管理循环及呼吸。另外研究表明,临床上不必常规按摩子宫来预防产后出血,节约人力。产后出血综合救治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做到“最快,最简单,最熟练,创伤最小”。
贫血是妊娠常见并发症,刘教授用自己身边的案例说明了贫血防治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证明,贫血提高产后出血发生率,妊娠期贫血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抢救产后出血重在预防,纠正贫血是源头处置方式之一。建议Hb≥g/L,以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增加耐受力,即使出血量>ml,也不会出现中、重度贫血的风险。我国大中型城市孕妇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现象仍很普遍,这与补铁疗程不足有相关性。孕期指南推行多年,医生补铁意识有所提高,但补铁标准依然有差异,补铁时机需要前移。血清铁蛋白是反应铁缺乏最敏感的特异性指标,医院加强血清铁蛋白的检测率,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并加以诊治。孕期补铁可改善分娩时的贫血状态,降低输血几率。多项研究表明,红源达对于孕期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得到医患双方信赖,被多个权威刊物和指南推荐为治疗缺铁性贫血第一用药。
刘兴会教授精彩授课视频
2
刘彩霞教授-复杂性双胎的孕期管理
刘彩霞教授从复杂性双胎定义入手,介绍了双胎分级诊疗、筛查、诊断及处理。双胎输血综合征在单绒毛膜性双胎中发生率为8-15%,围产儿死亡率极高,未经治疗,死亡率达70-%,存活胎儿中,10-30%发生神经系统异常。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及时处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围产儿预后是孕期管理的目的。孕早期对所有双胎进行筛查;孕中期进行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双胎妊娠中不推荐单独运用血清学筛查,联合NT筛查可使21三体筛查的准确性提高。最后刘教授介绍了各种双胎的处理方式。
3
刘玉梅-产后出血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刘玉梅教授通过本院两例产后出血的病例,分享了临床处理经验。并非所有产后出血都需要子宫切除止血,在积极补充血制品基础上,保留子宫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子宫大出血的血液补充一定要及时快速。另外刘教授表示需要重视每一个孕产妇,保持警惕,重视高危孕产妇,做到“三早”,即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妊娠合并贫血要及时纠正,避免提升产后出血发生率。避免产妇死亡基于三点:做好准备的思想意识、做好准备的团队、可行的全方位治疗方法。最后介绍了几种出血的救治方法。
刘彩霞教授及刘玉梅教授精彩授课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l/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