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anemia,简称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CRA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针对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两个方面。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使贫血问题在临床上日渐突出,这些药物能促进红系细胞凋亡,同时还能造成肾脏损害,损伤肾小管细胞导致内源性EPO(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简称)减少而引起贫血。
在临床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我们都有相对应的药物与针灸应用,且与之相对应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介素11、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在国内与国外基本一致。
但是,对于贫血时所使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即EPO),临床应用存在一些争议。
我们尝试使用金匮统元方治疗CRA,一般一周能上升1-2克,这对于没有处于放化疗阶段的患者而言非常有益,但一旦开始放化疗,这速度往往赶不上放化疗的节奏。
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白细胞减少,临床中通过艾灸,可以解决;对于血小板减少,刺血拔罐可以解决。我们也尝试用刺血拔罐治疗贫血,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一个90年代末的实验研究表明,艾灸通过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促进细胞在血管中流动,使红细胞C3b受体黏附活性提高,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加快,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由此想到,艾灸既然能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也一定能够使红细胞的破坏减少,从而升高血红蛋白。
在坚定了艾灸可以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想法后,下一步就是穴位选择了。
结合金匮统元方,我们选用脾俞、肾俞、XX,另外加上膈俞、XX等穴(为防止剽窃,在论文发表之前请允许我们保密部份关键穴位)。此组穴为黄金昶教授结合骨髓造血产生红细胞的中医、西医理论,精心选出,临床中应用于十几位患者,均显效,其升高血红蛋白的速度比服用中药快,故公布如下,以惠及更多患者。
下面介绍近期两例使用该方法配合化疗时持续升高血红蛋白的病例:
病例一:
患者女性,56岁,卵巢癌IV期,既往多次化疗,3次手术治疗。此次复返后我院TP化疗2周期,贝伐单抗联合GP方案化疗1周期后出现中度贫血(HGB71g/L,-12-17),发现贫血后嘱其艾灸单侧XX、膈俞、脾俞、肾俞以及XX,血红蛋白持续上升。目前贝伐单抗联合GP方案化疗第4周期中,血红蛋白维持在95g/L(-1-25)。
相关化验报告前后对照如下:
病例二:
患者男性,60岁,肺腺鳞癌,未行手术治疗,发现时即为IV期,我院行TP方案化疗6次,安罗替尼联合GC方案化疗1周期后出现中度贫血(HGB79g/L,-1-13),发现贫血后嘱其艾灸单侧XX、膈俞、脾俞、肾俞以及XX,血红蛋白持续上升。目前第2周期安罗替尼联合GC方案化疗结束,休息中。服用安罗替尼期间查血红蛋白HGBg/L(-1-21)。
该患者出现贫血为第2次使用安罗替尼联合GC方案化疗前,因此整个艾灸以及查血为住院期间,艾灸后血红蛋白升高的速度让我们难以想象,仅8天血红蛋白上升21g/L,期间还在血红蛋白升至80g/L后开始化疗,并持续化疗。
相关化验报告前后对照如下:
按语:
放化疗贫血一直是放化疗的难点、患者的痛点,促红素是否会促进肿瘤增长仍存在争议,让医患有些望而却步。中医升高血红蛋白有效率低,而且慢,低不能完成放化疗,慢不能适应放化疗节奏。黄金昶教授面对如此棘手问题,经过近7年思考与实践,总结出了容易重复、简便、高效升红细胞艾灸方法。绝对是红细胞减少放化疗患者福音。
作者: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徐林
声明:本文所载之方法为原创,转发此文必须标明出处,否则追究责任。
告患者书: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