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醉科年1~3月
发表SCI论文分享
(第9期)
○
作者:麻醉科彭玲张璐
年1月至3月,医院麻醉科总共发表SCI论文18篇,包括临床研究8篇,基础研究5篇,系统评价1篇,综述1篇,个案报道3篇。现将部分文章分享如下:
1.题目:Sodiumleakchannelcontributestoneuronalsensitizationinneuropathicpain
作者:周诚(通讯作者);张东航、赵文玲(第一作者)
杂志:Progressinneurobiology.Mar22.IF:9.
实验方法:整体动物行为学、RNA干扰、条件性敲除小鼠、膜片钳电生理记录、单细胞测序分析、RNAscope、RT-PCR、免疫荧光染色等。
研究结果:NALCN广泛分布于大鼠/小鼠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模型(CCI)建立后,伴随着大鼠/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的神经元的NALCN表达增加,同时DRG神经元及脊髓背角浅表层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NALCN电流增大;使用NALCN-siRNA敲减DRG及脊髓背角NALCN表达可以逆转CCI引起的NALCN电流增加及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的现象;使用NALCN-shRNA敲减大鼠或条件性敲除小鼠DRG及脊髓背角NALCN表达可以显著抑制CCI引起的大鼠/小鼠机械痛及热痛敏感。
临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能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全新的分子靶点。研发外周DRG靶向的NALCN抑制剂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2.题目:Faciledesignofgeminisurfactant-likepeptideforhydrophobicdrugdeliveryandantimicrobialactivity
作者:邱峰,张文胜(通讯作者);彭飞(第一作者)
杂志: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Jun26.IF:7.
实验方法:化合物设计、理化性质测定、体外细胞实验、大鼠麻醉药效评价、制剂抗菌性实验评价,致溶血性安全评价。
研究结果:利用脯氨酸的转角结构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双子型两亲性自组装短肽,该短肽具备优秀的装载疏水药物的能力,能够高效装载紫杉醇、阿霉素、丙泊酚、依托咪酯等药物。经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该短肽具有良好的药物递送能力,其载药后制剂活性与目前临床使用药物相当,并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同时,该短肽包裹制剂后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临床意义:目前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双子型两亲性短肽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的短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作为疏水药物载体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短肽包载的多种药物保留了活性,并且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该短肽赋予药物制剂抗菌的功能,能够显著延长药物的使用期限。因此,该短肽有望应用于多种疏水药物新制剂的开发。这种兼具载药能力和抗菌性的短肽设计也为后续药物载体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3.题目:Neuronsinthelocuscoeruleusmodulatethehedoniceffectsofsub-anestheticdoseofpropofol
作者:刘进(通讯作者);陈慧(第一作者)
杂志:FrontiersinNeuroscience.Mar9,15:.IF:3.7
实验方法:大鼠面部欣快反应评分、条件位置偏好实验、神经活动钙信号光学检测、化学遗传学及行为学实验。
研究结果:尾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4mg/kg)异丙酚可以使大鼠面部欣快反应评分增加,自主活动运动反应增强,并且产生条件位置偏好行为。说明亚麻醉剂量异丙酚可以使大鼠产生欣快及成瘾。同时亚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可以使蓝斑神经元活性显著增强,当使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抑制蓝斑神经元活性之后,异丙酚致欣快及成瘾的现象也被抑制。结果表明:亚麻醉剂量异丙酚致大鼠欣快的作用与蓝斑神经元活性增加关系密切。
临床意义:本研究是基于异丙酚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致欣快与成瘾问题而进行的相关机制研究。本文证实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可以导致欣快及成瘾,因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异丙酚的管理,医务人员也应加强自身防护,同时应避免长期、反复的大剂量给病人使用异丙酚。最后本研究也可为异丙酚成瘾人员的戒毒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4.题目:DexmedetomidineandNetrin-1CombinationTherapyInhibits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byRegulatingtheERK5/MEF2APathwaytoAttenuateCerebralIschemiaInjury
作者:左云霞(通讯作者);殷姜文(第一作者)
杂志:FrontiersinNeuroscience.Jan28.IF:3.
实验方法:采用大鼠MCAO模型和离体海马脑片OGD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以右美托咪定、重组神经突起诱向因子(rh-Netrin-1)联合干预,并对海马区显微靶向注射AAV载体局部敲低MEF2A基因。通过mNSS评分、TTC、Nissl、TUNEL染色评价神经损伤程度。电生理测定离体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内质网应激(ERS)关键分子和ERK5/MEF2A通路蛋白表达。
研究结果:右美托咪定联合Netrin-1干预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后的梗死体积,减少神经损伤,提高顺向群峰电位恢复率,通过抑制ERS关键分子GRP78和CHOP的表达水平减少神经元凋亡。同时,右美托咪定联合Netrin-1可增加MEF2A表达,促进ERK5磷酸化。而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则被预先注射AAV9-MEF2ARNAi载体局部敲低MEF2A后明显消除。
临床意义:围术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已逐渐从单一治疗转向联合治疗。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应用广泛,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交感作用,同时有抗ERS抑制神经元凋亡的脑保护作用,Netrin-1作为可溶性诱导性轴突生长因子具有抗凋亡、加速神经修复作用。本研究从ERS诱导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了右美托咪定联合Netrin-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与ERK5/MEF2A通路的激活有关,该研究结果为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实验证据。
5.题目:Remoteliverischemicpreconditioningattenuates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streptozotocin-induceddiabeticrats
作者:胡朝阳(通讯作者);刘新浩(第一作者)
杂志:Scientificreports.Jan21.IF:4.0
实验方法:动物模型构建,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心功能评价,病理染色,westernblot
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肝脏缺血预处理对streptozotocin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未用肝脏缺血预处理治疗的糖尿病大鼠相比,肝脏缺血预处理治疗显着减少了梗死面积和心脏组织损伤,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抑制了糖尿病心脏的凋亡。肝脏缺血预处理还改善了心脏功能,包括LVESP,LVEDP,dp/dtmax和-dp/dtmax。最后,Westernblotting显示肝脏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调节GSK-3β/STAT5信号通路实现的。
临床意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广泛存在于心脏手术后。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利于我们寻找到新的靶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6.题目:ComparativeEffectofPropofolandVolatileAnestheticsonPos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AfterLungResectionSurgery:ARandomizedClinicalTrial作者:余海(通讯作者);李雪霏胡建容(第一作者)杂志:AnesthAnalg..Onlineaheadofprint.IF:4.实验方法: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拟接受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七氟烷组和地氟烷组。三组给予相同且标准的围术期管理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麻醉期间根据分组予以丙泊酚、七氟烷和地氟烷维持BIS于40-60。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次要指标包括术后7天和30天内肺部并发症分级、非计划转入ICU率、再插管率、死亡率等。临床意义:既往研究显示,相比于丙泊酚为主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药可降低接受单肺通气的肺切除手术患者炎性因子,从而起到肺保护作用。但是目前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试验发现三组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肺切除手术中对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药的选择可能不会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7.题目:Postoperativenadirhemoglobinandadverse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