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调理
贫血是指全身或身体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贫血表现
脸色苍白或萎黄、指甲色淡、胸闷气短,心悸、眩晕、失眠、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脉细弱等。
二、贫血原因
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血的生成和调节主要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
1,肝藏血,肝造血并藏血,是人体血库,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分解食入营养物质,化生人体需要的血液,并储藏在肝脏,人体需要的时候,输送到人体需要的部位;肝脏功能弱,则造血和储藏血液不足,导致贫血。
2,脾统血,脾化生血液,并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人体脾胃功能弱,则化生血液不足,可以导致贫血;脾脏功能弱,不能统摄血液循经脉运行,也相对引起贫血;如贫血患者,身上有紫癫淤青,血液没有送到身体该送的部位。
3,心主血,心脏跳动不停输送血液到全身。但如心火上炎,就会导致气逆,气上行的多,下行的少,则头部血液过多,容易激动;相对的脾胃等部位,血液缺乏,局部贫血,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影响贫血。
4,肾脏参与推送血液,到身体各个部位。肾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过滤输送人体必需的清新体液,也参与人体血液的推送;如果肾功能虚弱,推送无力,就会影响身体局部供血不足,发生贫血现象。
三、贫血调理
1,保护好肝脏,提升造血并藏血功能。不生气或少生气,避免怒伤肝肝郁气滞,影响肝脏功能;
经常敲打肝经和胆经,即敲打大腿的内侧和外侧,散开肝经和胆经淤阻,疏通经络,改善肝胆功能,提高肝胆造血和藏血功能。
2,保护好脾胃,养生就是首先要养护好脾胃,化生人体需要的更多气血。少吃生冷硬的食物,不伤害脾胃;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少生胃火,保护好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化生人体需要的足够的血液。
3,保护好心主供血的功能,不生火或少生火,避免心火上炎,产生气逆,影响血液运行方向不对。
要按时就餐,规律用餐,及时化生身体需要的血液,使心脏需要供血的时候,有血液可供,避免因血液不足,影响心脏供血。
4,保护好肾脏,肾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肾脏功能好,人就浑身有劲,精力旺盛,干什么都有劲头。
最伤肾的三种不良习惯,经常熬夜、房事过度、腰和脚受寒凉。要避免这三种不良习惯透支身体,损伤肾脏,导致肾脏亏虚,推送气血无力。
了解更多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ye/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