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蕾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产科常见病的诊治,产前产后保健。
产科门诊多位体重超过斤的孕妈妈着实让医生们头痛,肥胖会增加孕期母胎风险、严重者危及母胎生命,这一点需要告诫孕妈妈们,孕期不能承受超重的肥胖!
孕期肥胖会导致哪些问题呢?很多孕妈妈和家人都认为孕期要保证妈妈宝宝的双重营养,尤其一定要宝宝健康成长,所以一定要多吃,体重增加多点没有问题,将来再减肥,甚至有些孕妈认为牺牲自己的形体为了宝宝的健康是值得的!其实不然,因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或者孕前超重、孕期体重不科学管理会导致母胎以及妈妈宝宝未来的健康受损、增加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是肥胖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肥胖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体重孕妇的3~5倍。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一系列的危害,比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糖尿病急症、感染性疾病、早产、增加新生儿患病率及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低血糖会导致新生儿的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等,血栓、切口不愈合等肥胖孕妇都比体重正常孕妇要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会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一样会影响母胎健康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宫颈机能不全会导致流产、早产,肥胖是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之一。分娩或者剖宫产术会发生产后出血,产后更易发生乳汁分泌不足、抑郁及产后贫血。
孕期体重到底应该如何管理哪?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要根据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在25~29.9kg/m2者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针对中国人群,BMI在23.0~24.9kg/m2时为肥胖前期,BMI≥25kg/m2时为肥胖。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与妊娠前孕妇的BMI有关,孕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妊娠期平均体重增长约为12.5kg,超重孕妇更需要专业的孕期营养指导。
如何控制妊娠期体重?妊娠期体重控制基本原则为合理膳食、适当体力活动及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以达到合理的妊娠期体重增长。妊娠期能量需求与妊娠不同阶段有关。我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指南指出,妊娠早、中、晚期每天能量附加量分别为0、、kcal,妊娠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推荐摄入量与非孕期基本相似,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增加0、10、25g/d。丰富饮食结构,每天摄入的营养应来自五类不同食物(蔬菜、水果、谷物、瘦肉及奶制品);多饮水;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低盐低糖饮食;避免饮酒。鼓励孕妇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体力活动,散步、游泳、自行车及低强度无氧运动对所有孕妇均适合。对于妊娠前即有规律运动者,在妊娠期可增加瑜伽、普拉提、慢跑等体力活动,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次合适的体力活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中国营养学会确定每年的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也完全符合我们孕妈妈营养宗旨。在全民营养周即将到来之际,哈医大四院产科再次提醒孕妈妈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bz/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