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临床中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很多成人对此往往不太在意,而对一个正在孕育着宝宝的准妈妈来说,贫血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孕期容易贫血?
怀孕之后,准妈妈体内的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血容量比孕前大概会增加40-45%左右,这种水平会一直维持到分娩。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再加上胎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孕期的女性很容易会出现贫血,其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
准妈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贫血?
一般来说,如果贫血的程度比较轻微,很多准妈妈自己是觉察不出来的,医院做血液生化检查时发现,如果准妈妈在产检时发现自己血常规检查报告单中外周血红蛋白低于g/L,那么,说明已经贫血了。
如果贫血的程度比较重,还可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皮肤、黏膜苍白,其中以口唇、甲床黏膜更为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头晕、耳鸣、食欲减退、精神不集中、心率异常等,严重的甚至还可影响到心功能。但很多时候,有些贫血的准妈妈在出现稍微的倦怠、乏力时,往往会误以为是劳累而忽略了贫血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及干预,则会导致体内的储备铁越来越少,贫血的程度越来越重。
所以,孕期重视对贫血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而血液生化检查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判断标准。
孕期如何预防贫血?
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孕妈妈在备孕及怀孕后,要注意多进食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蛋黄、黑木耳,每周1-2次的动物肝脏、血等。
2、多吃有助于铁吸收的食物
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孕妈妈在孕期也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叶酸不仅能预防胎儿一些先天畸形的发生,而且它还能制造出红血球和白血球,帮助纠正贫血的问题,因此,处于妊娠期的女性还需要多摄入一些叶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黄豆等,并在怀孕前三个月至孕三个月预防性地补充叶酸片。
3、按时产检,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
孕期要按时产检,一旦发现贫血时,光靠食疗往往是很难补充回来的,但缺铁性贫血在经铁剂治疗后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以纠正贫血的情况,保障母婴的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bz/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