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过去,谁家要是生一个“大胖小子”,那全村人都会很羡慕。因为民间的老百姓都认为,生个大胖娃娃是最有“福气”的事情,所以在怀孕期间,家里人就会特别重视孕期营养。
一些准妈妈在怀孕后,还会可以补充额外的营养,以为自己吃的越多,宝宝就会越健康。于是餐餐大鱼大肉,每天水果零食不间断,本着对肚子里的宝宝着想,能多吃就多吃,不知不觉孕期体重蹭蹭的上涨。
在医学上,如果新生儿体重超过8斤,就会被列入“巨大儿”的范畴。而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体重在5斤~8斤,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曾经在四川泸州,就有一位28岁的二胎妈妈,经过一个小时的剖腹产手术,产下了“超级女婴”,据说该女婴重达11.9斤,身长55厘米,连接生的医生都感觉吃惊,这是她从事妇产工作以来,见到的体重最大的新生儿,好在母女平安。
有报道称:近年来,由于怀孕期间保健改善、孕妇营养过剩,孕妇运动量减少等因素,促使巨大胎儿的发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妇产科医生建议:为了宝宝和妈妈的健康,孕期饮食必须严加控制。
导致“巨大儿”的5个原因
1、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身材高大,可能有较大概率生出体重高的胎儿,比如产妇孕前体重大于65公斤以上,就经常会发生巨大儿,这个可以参考要命和妻子叶莉夫妇。
2、营养过剩
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怀孕期间,孕妇没有节制的吃,而且摄入了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导致孕妇体重直线飙升,胎儿在母体内增长速度太快,从而生下巨大儿。
3、糖尿病妈妈
糖妈妈生出巨大儿的概率为25%~40%,尤其当糖尿病孕妇合并肥胖时,巨大儿发生了概率会进一步增加。因为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当母体血糖增高,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胎儿就容易长成巨大儿。
4、爱吃水果的妈妈
有研究发现,有很多生出巨大儿的妈妈都是“水果控”,她们甚至能用水果当饭吃。吃水果虽然对人体有益,但是水果中含有的糖分很高,吃的太多并非是一件好事。如果在怀孕期间,大量的吃水果,但是又不爱运动,就很容易生出巨大儿。
5、过期妊娠
这是由于胎盘功能良好,但是已经超过了预产期,而胎儿还没有出生,继续在妈妈肚子里吸收营养,就容易生出巨大儿。主要有两类人群,一类是自己根本不知道预产期是什么时候,也不去做孕检的无知妈妈;另一类是孕期有服用降压药的妈妈,这是因为药物的关系,导致预产期到了却没有生产反应,从而错过时间。
“巨大儿”可能面临的危害
1、巨大儿在生产时,由于体积过大,如果妈妈的骨盆过于狭窄,坚持顺产的话,容易增加难产和产伤的几率。所以,产科医生通常会建议,怀有巨大儿的孕妈选择剖腹产。
2、巨大儿容易出现“女性化”特征,因为巨大儿本身的脂肪细胞比普通婴儿多,其分泌的芳香化酶也会增多,进而促使雄激素转化为更多的雌激素,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导致婴儿的“女性化”倾向。
3、有调查发现,60%~80%的巨大儿,在成年后会变成一枚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巨大儿即使刚出生时没有并发症,但是长大后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很多。
4、容易出现“肩难产”,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胎儿的头已经出来了,但是肩部被卡住了。这种问题多半是胎儿体型过大的原因,不仅导致产程生产时间延长,处理起来也十分棘手。
5、孕妇产后出血,胎儿过大会导致产妇在生产过后,由于子宫收缩不良,进而导致产后促学,严重使可能发生死亡的风险。
之前网上热播的《知否》中,女主的亲娘怀孕时,本应该清淡饮食、多加锻炼,别人却一味地给她营养餐,让她躺着别动保胎,结果最后难产而亡。虽然现代医学水平越来越发达,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小了很多,但是巨大儿未来面临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
怀孕期间的饮食禁忌
孕期饮食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最主要就是把握一个“度”。
1、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各种新鲜蔬菜,加主食(大米、面),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以吃,但是每天必须有节制,控制比例在3∶1最好,也就是三顿素食一顿肉食。
2、高糖分食物,包括水果不能多吃,可以作为饭后甜点,但是每天的摄入量要少,切不可代替主食。太咸的食物也不可多吃,尤其是咸菜和多盐食物,容易导致高血压。
3、不喝刺激性饮料,比如酒精、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易生病、孕期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
为了防止“巨大儿”的出生,除了在饮食上要控制外,还要定期做孕检,及时预估胎儿体重,做到尽早预防和调整。现在很多妇幼保健院都有开课,专门讲孕期的饮食问题,并且还有严格的食谱标准,医院咨询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