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的生命过程中,科学地进行营养与体重管理是贯穿一生的重要话题,在重要又特殊的妊娠期更是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孕妇营养缺乏可使体内的胎儿出现营养素缺失、器官发育缓慢,严重者可发生孕期流产、胎儿畸形等情况;另一方面,若孕期营养不合理补充容易导致营养过剩,则会出现妊娠并发症、巨大儿等情况,增加分娩风险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妊娠期营养与体重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第一妇产联合爱乐维特邀陈敦金教授、冯玲教授、胡娅莉教授、刘兴会教授、王谢桐教授、张卫社教授(根据姓氏拼音排序),围绕RCOG等相关指南,详细讲解了妊娠期营养与体重管理的诊治等要点。
妊娠期营养失衡
营养不良
常见的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营养不良。
其中妊娠期铁铁缺乏是最为常见的情况之一,我国孕妇铁缺乏患病率最高可达57.37%,缺铁性贫血最高可达21.3%。
孕期微量营养素缺乏将进一步拉大差距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妊娠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
带来的不良影响
1
对母亲的影响
●剖宫产率上升
●羊水污染增加
●总甲状腺素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
●妊娠高血压
●产后出血
●产后贫血
●产褥感染
陈敦金教授提示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必须引起重视。
2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神经系统发育
●12、18、24月龄时智力发育
妊娠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的干预
国内外指南推荐:孕妇应每日补充30~60mg铁,或含铁与叶酸的多元营养素。
点击可放大图片查看
刘兴会教授提示
妊娠期每日补铁60mg可显著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孕期补充含铁的多元营养素,可有效提高孕妇血红蛋白水平,预防孕中晚期贫血的发生。
刘教授指出,补充含铁+叶酸多元营养素:
1、可显著提升孕妇孕晚期血红蛋白,能够降低小于胎龄儿、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风险,优于单铁/铁+叶酸。
来自权威研究
2、还可显著降低死产、早产、低出生体重风险。妊娠期任意阶段补充含60mg铁和0.8mg叶酸的多元营养,对比单叶酸,可以显著降低缺铁性贫血。
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表现为超重和肥胖。
我国成人超重定义为BMI=24-27.9kg/m2;肥胖为BMI≥28kg/m4。
营养过剩也可能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
妊娠期肥胖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RCOG年研究发现21.3%的孕前妇女及52.7%的孕妇存在肥胖。一项加拿大研究显示,随着孕前母亲BMI的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高。
妊娠期肥胖对母儿均会带来各种不良影响。
对母亲的影响包括:
●流产
●子痫前期
●静脉血栓(VTE,venousthromboembolism)
●分娩过程延长等
●产后出血(PPH,postpartumhaemorrhage)
●切口/伤口感染
●哺乳异常
此外,妊娠期肥胖还会增加子代风险:
新生儿风险:
●先天发育异常
●死胎
●早熟
●巨大儿
●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儿童期肥胖及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增加
王谢桐教授提示
妊娠期肥胖带来的子痫前期问题,在我国10%~20%的孕产妇死亡都与其有关,是目前我国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应引起重视。
妊娠期肥胖的干预
冯玲教授提示
妊娠期适当控制体重可降低死产风险,可增加VBAC成功率。
根据RCOG指南:BMI≥30kg/m2备孕妇女建议每天补充5mg叶酸,至少怀孕前1个月开始,至妊娠早期。(推荐等级D)。
1
妊娠期的饮食建议
在最佳妊娠增重方面缺乏共识。在获得进一步证据之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