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Cphoto
无独有偶,36岁的小学李老师也是因为活动后乏力、心慌、气短、倦怠、面色差就诊血液科门诊,完善检查后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李老师吃饭也不挑食,还愿意吃肉和蛋,怎么能贫血呢?仔细询问后,发现李老师平素月经量多(铁丢失多),还是个“咖啡狂人”每天3杯咖啡提神(影响铁的吸收),日积月累所以发生了贫血。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以及血液科、妇科的联合治疗后,李老师的血红蛋白也很快恢复正常,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贫血患者结膜苍白赵红丽副主任医师介绍
近年来贫血患者逐年增加,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和育龄期女性。由于体内铁缺乏,而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主要表现为乏力、疲劳、缺乏耐力,尤其运动后可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症状;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易怒、皮肤苍白、甚至异食癖的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费力、活动后周身酸痛。一部分人出现指甲不自觉变脆、变平或凹陷的改变。尤其在儿童时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智力和行为问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铁剂,首选口服补铁,儿童有补铁口服液,成人有片剂和胶囊。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病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图片来源:ICphoto
赵红丽副主任医师提醒广大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日常饮食中注意吃些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动物的肝脏,各种瘦肉,鸡蛋黄等等,动物的血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东北人爱吃的木耳也是补铁的好原料,但植物铁(比如菠菜)或铁锅做饭(无机铁)相对不容易被吸收,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吸收,可与果汁共饮。还得注意浓茶、咖啡、肥肉、牛奶、钙片,还有一些杂粮会影响铁的吸收,补铁期间尽量避免。图片来源:ICphoto
更多新闻资讯
请下载极光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bz/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