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孕期贫血 >> 孕期贫血补血 >> 正文 >> 正文

缺铁性贫血可避免,教您几招帮助宝宝补铁

来源:孕期贫血 时间:2018-3-29
part1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贫血与缺铁有密切关系,人体摄入铁后即进入骨髓经过一系列过程形成血红蛋白。造成贫血的原因很多,不同年龄阶段造成贫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营养素缺乏

由于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一种贫血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较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

体内缺铁性导致血红蛋白减少

人体摄入铁后,铁进入骨髓参与造血,在幼红细胞胞浆内进行一系列演变,形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铁减少后血红蛋白就减少,胞浆减少,红细胞变成小的细胞,颜色也变淡,叫小细胞低色素,血常规检查提示红细胞环形低色,这是红细胞缺乏营养素的表现,不用太紧张。

偏食、钩虫病、牛奶过敏等

1.儿童期较少发生缺铁;2.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时会引起铁摄入不足;3.疾病原因,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牛奶过敏、钩虫病、消化道溃疡出血、憩室等造成慢性肠道失血;4.青春期:发育快,需铁增加;女孩月经过多易至铁丢失。

婴儿母体获铁只够4个月之需

1.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之需;

2.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通常满足不到孩子出生后2个月造血所需;

3.生长发育迅速、造血活跃需铁量增加;

4.4个月后,从母体所获铁耗尽,生长发育迅速,若辅食添加不及时,6~24月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先天储铁不足、发育过快等

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

2.铁摄入量不够:婴儿食物转换期未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

4.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

5.铁异常丢失:长期慢性失血、牛奶过敏、息肉等。

part2缺铁性贫血症状

除了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小儿贫血外,家长平时也要多留意孩子有无异常,比如食欲减退、头发无光泽、呼吸急促、嗜睡等这些都可以是贫血的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界限

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界限,没有很标准的数据,但可以作为参考:

6~14岁血红蛋白(Hb)<g/L;

6个月~6岁血红蛋白(Hb)<g/L;

4~6个月血红蛋白(Hb)<g/L;

1~4个月血红蛋白(Hb)<90g/L;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Hb)<g/L;

若检查发现血色素低于正常标准,还需评估小儿的病史、年龄、血细胞检验、血常规各种数据综合判断。若小孩年龄小,并伴有肺炎、腹泻等,需考虑生理性贫血合并感染,建议密切观察。

食欲减退、头发无光泽

贫血的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孩子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心衰。

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上皮组织异常:指甲菲薄、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脸色蜡黄、呼吸急促、嗜睡等

轻中重度贫血与肤色有关系。黄种人肤色不容易显出苍白,也可能跟家长接触此类疾病较少有关系。还与贫血起病的缓急有关。有的起病快、病程短,这类原因引起贫血的孩子突然脸色蜡黄,医院就诊。

有的起病隐匿、过程缓慢,这类小孩处于耐受状态,看不出症状,随着造血不断滞后,症状才逐渐加重,如呼吸急促,乏力等。最后还看贫血有没有伴随症状出现。常见的伴随症状有黄疸、尿色加深、呕血、便血、皮肤瘀斑、嗜睡、骨痛、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单纯贫血不会很严重,但有合并症一定要重视,医院检查。

part3预防缺铁性贫血

母乳喂养、吃铁强化食物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另外,早产儿生后2月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其中,母乳含铁0.05mg/dl,吸收率49%;牛乳含铁0.05mg/dl,吸收率4%。数据显示,母乳和牛乳虽然含铁量一样,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是牛乳的10倍,对于还需哺乳的婴儿来说,母乳喂养十分重要。另外,动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铁元素,其中,血红素铁(动物性食物)含铁高且铁吸收率高达10%~25%;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低,大概只有1.7%~7.9%。

多吃水果对铁的吸收有帮助

水果中含有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多吃水果对铁吸收有帮助。

同时建议不要给小孩喝咖啡等,慢性肠道病也会导致铁吸收障碍,需要积极排查治疗。

part4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多数发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有些轻症患儿仅凭改善饮食即可治愈。在改善饮食时,首先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给以合适的食物。由于患儿消化能力较差,更换和添加辅食必须小心。

一般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地,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

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

1、孕期应加强铁营养,预防妊娠期贫血

孕妇要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以及孕妇奶粉、加铁酱油、强化面粉等铁强化食品。其次,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每日口服含元素铁60毫克的铁剂,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最后,孕期要监测血红蛋白。一旦发现贫血,应遵医嘱赶紧服用补铁药物。此外,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

2、婴儿首选含铁辅食

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应首先选用富含铁的辅食,主要有婴儿米粉(强化铁,最早添加)、肝泥和肉泥(6个月尝试,7个月正式添加,至1周岁时应达到每天25—50克)。水果(泥)和蔬菜(泥)含有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亦应每日添加。

需要提醒的是,鸡蛋(蛋黄)虽然含铁较多,但很难吸收(吸收率只有3%),且易致过敏,所以不主张早期添加,应推迟至七八个月再添加蛋类。家庭自制米粥、米饭、面条等含铁极少,也不是铁的良好来源。

3、宝宝饮食要均衡搭配

1岁以后,宝宝食谱日渐丰富,但仍应每天摄入—毫升奶类,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2岁以内幼儿,建议选择配方奶(强化铁)。在此基础上,每天还应摄入1个鸡蛋、50克动物性食物、—克谷物、—克蔬菜、—克水果和20—25克植物油。这样才能达到膳食品种多样化或均衡饮食的要求。

4、必要时给宝宝服用铁剂

美国儿科学会年曾建议(我国卫生部《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也采用这一说法),母乳喂养的婴儿要从4个月开始每日补铁,直至6个月开始由辅食提供铁。但在年,AAP修改了上述建议,认为母乳喂养6个月内无需额外补充铁剂。配方奶粉(强化铁)喂养的宝宝可以从奶粉中获得足够的铁,亦无需服用铁剂。

不过,早产儿(胎龄在满37周以前出生)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公斤)的情况有所不同,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元素铁”2毫克/公斤体重(比如,体重7公斤的宝宝每天要补充14毫克铁),直至1周岁(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毫克)。1毫克“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毫克、葡萄糖酸亚铁8毫克、乳酸亚铁5毫克、柠檬酸铁铵5毫克或富马酸亚铁3毫克。这些都是适用于婴幼儿补铁的药物。此外,妊娠期贫血但未干预的孕妇所生宝宝,也建议服用铁剂。

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每日应口服元素铁1—2毫克/公斤体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毫克),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同时还要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bx/2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