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大物流”,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转速”升级↓↓↓
施工车辆进进出出,货物装卸繁忙有序。近日,中铁十四局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在加紧建设的同时,公路铁路物流、商品贸易等业务也火热展开,五公司开启了“转产、转场、转商”加速度,做大做强物流板块旗开得胜。
近年来,为深入推动“项目管理年”活动,积极落实股份公司“三转”战略要求,五公司在做大做强传统板块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实践“三转”理念,积极践行“四者”定位,在装配式建筑、生态环保、地铁铺轨、房建、物流、砂石骨料开发等新兴产业、板块上加大培育力度,让公司的经营布局进一步优化。其中,他们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跨界”探索的物流板块发展也在悄然“提速”。
战略
为先
顶层设计绘就物流蓝图
“十三五”以来,国家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公转铁”运输结构的逐步转变,为五公司开启“三转”加速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铁十四局五公司兖州材料厂位于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的山东兖州,紧临国道和兖州火车站北站,7万余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长达米的四条铁路专用线及兖州老工业基地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让公司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物流发展优势。
近年来,五公司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贯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紧跟兖州区打造“枢纽型物流中心”的决策部署,从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降低地区物流成本、服务于“中欧班列”到发需求等现实目标出发,提出依托公司现有的铁路货场资源建设兖州铁路物流园项目的规划,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创新高”的总体目标,绘就了建设“立足济宁、辐射山东、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的物流蓝图,努力做好公铁空港无缝对接文章。
基础
为先
“一园九区”保障功能优势
年、年,五公司按照环保要求及市场需求情况,分两次对兖州材料厂原有铁路专用线进行升级改造,新建1.9万平方米钢构罩棚,5座高标准全封闭仓储库,实现了对第1、2、3、4股专用线的全封闭式管理,购置了装载机、吊车、地磅等机械设备,实现了公路运输和铁路货运的无缝对接,改造后的年运营能力可达60-万吨。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板块,年7月,公司委托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物流园区的交通与功能进行分析,结合用地特征,规划形成“一园九区”的空间结构,确定了“产城融合、产业联动、智慧创新、开放共享”的规划理念。
园区分三期规划建设,一期规划建设面积.05亩,主要建设煤炭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海关监管区、集装箱拆拼箱区、保税仓储区和商务中心区。二期规划建设面积.45亩,主要建设公路港作业区、智慧仓储配送区和流通加工作业区。三期预留规划用地亩。
公司成立调研组对济铁临沂物流园、济铁菏泽物流园、西安国际陆港物流园、成都青白江铁路物流园区等18家大型物流公司及企业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研,并与中物联运营部初步达成咨询协议,就园区后期的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组织、各项业务运作流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等进行咨询帮助。
针对物流行业货源较为分散的特点,五公司充分利用兖州区政府的协调作用,以座谈会的方式与当地28家外贸企业统一进行了对接,为园区后期招商奠定了基础。
为避免与周边物流园区的同质化,调研组根据区位、交通、产业状况等来判断市场需求,了解兖州周边各类物流园区情况并对有物流需求尤其是大型物流需求企业进行重点攻关,重点突破,寻求合作。
品质
为先
“两核、四区”提升运营质量
年5月,中铁十四局兖州国际陆港物流有限公司在济宁市兖州区注册成立,明确了通过整合政府、物流企业、物流技术资源以及国内国际物流需求,提供公铁联运、国际陆港、智慧公路港、电商物流、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物流云服务、物流总部基地、国际进口商品城等服务功能,着力构建“两核引领、四区联动”的总体空间布局,“两核”即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四区”即国际公铁物流区、国际航空物流区、临港经济区、电商快递物流区。
为提升运营品质,物流园“网络运输平台”即将运行,通过信息服务中心,多方的智慧车货匹配、智慧订单跟踪、智慧匹配路线、智慧核算成本等多种智慧服务均可实现,提升客户高端信息化体验;通过建立公路运输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将园区、物流企业、司机、物流及服务基础应用连成一体,提升供应链水平,实现智能化管理、监控和服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据了解,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一期工程预计在年底前基本完工。建成后,将依托铁路专用线,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公铁海多式联运内陆港,实现兖州内陆港报关、报检、熏蒸、堆场及保税仓储等功能,年货运服务能力可达万吨。其中,园区集装箱到发服务能力为10万TEU/年,煤炭等大宗物资到发服务能力为万吨/年,将成为鲁西南地区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中心、内陆港站、煤炭交易市场。供稿:刘静李艳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qwpx/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