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生命是每位女性人生中最神圣的经历,这个过程也是很多女性面对死亡的第一次挑战。无论你是准爸爸还是准妈妈,了解孕期危险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和爱人的保护。文中将无数次提到悲剧大多本来是可以预防的,谨以此文让更多的人避免悲剧。
一、孕产妇死亡率及原因
全球全世界每小时33例孕产妇死亡,每天约有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据估计,在年大概有30.3万名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死亡。孕产妇死亡率之高令人无法接受。几乎所有这些死亡都发生在低资源地区,而且大多数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参考资料1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levelsandtrendsinmaternalmortalitybetweenand,withscenario-basedprojectionsto:asystematicanalysisbytheUNMaternalMortalityEstimationInter-AgencyGroup.AlkemaL,ChouD,HoganD,ZhangS,MollerAB,GemmillA,etal.Lancet.;():-74.)
几乎所有孕产妇死亡(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年,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是每10万例活产有名孕产妇死亡,而发达国家则为每10万例12人。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各国国内的差距很大,高收入妇女和低收入妇女之间以及城乡妇女间的差距也很大。平均而言,发展中国家妇女怀孕率高于发达国家,她们一生当中因妊娠死亡的风险较高。每位妇女一生的孕产死亡风险,即女子最终因孕产原因死亡的概率在发达国家为1:,而发展中国家为1:。
其中全球10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60%: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肯尼亚、中国和乌干达。(参考资料:孕产妇死亡率估算机构间小组(MMEIG)公布《年至年孕产妇死亡率估计趋势》;《柳叶刀》年-年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原因: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
妇女死于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大多是在妊娠期间获得的,且大多可预防或治愈。其他并发症可能在妊娠之前就有,但在妊娠期间恶化。一项相关的世卫组织研究调查了个国家超过6万例孕产妇死亡的原因,研究发现因妊娠使已有疾病(如糖尿病、疟疾、艾滋病、肥胖)加重而导致的死亡占28%。
其他原因包括:
大出血(主要是分娩期间和分娩后)27%;
妊娠高血压14%;
感染11%;
难产和其它直接原因9%;
流产并发症8%;
血栓(栓塞)3%。
(参考资料:GlobalCausesofMaternalDeath:AWHOSystematicAnalysis.SayL,ChouD,GemmillA,Tun?alp?,MollerAB,DanielsJD,etal.LancetGlobalHealth.;2(6):e-e.)
中国中国数据统计,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9.6/10万,其中:城市16.6/10万,农村21.1/10万。
原因构成
城市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
农村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
产科出血占30.3%
产科出血占27.9%
羊水栓塞占11.2%
羊水栓塞占15.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5.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2.4%
合并心脏病占10.1%
合并心脏病占8.0%
二、高危人群及建议
1.妊娠期高血压(简称妊高征):
指女性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呈一过性,分娩后消失。
高危人群:初孕妇女,尤其是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双胎、多胎的孕妇;有高血压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肾病、及糖脂代谢异常的女性;超重或营养不良的女性属于人身期高血压高危人群。此外,曾有重度子痫前期、不明原因胎死宫内或胎盘障碍、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史,以及有抗磷脂综合征的女性再次妊娠也属于高危人群。
水肿:在怀孕期间出现水肿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因此孕妇出现了水肿并不能直接判定就是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过如果水肿通过各种方法都很难缓解,一直都下不去的话,就要考虑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医院接受检查。
排尿量和颜色异常:妊娠期间,女性的排尿可能和平时出现很大的差别,这个也是常见的现象。不过如果尿量减少,而且尿的颜色出现过度浑浊,就要引起警惕了,医院接受检查。
头晕头疼:通常,大多数女性在怀孕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和头疼症状,这其实就是很常见的妊娠反应。不过如果怀孕超过20周,还出现头晕和头疼的症状,同时还伴随着恶心、胸闷、眼睛看不清楚以及呕吐等症状,就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医院接受检查。
建议:孕前咨询,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听取医生建议。孕期自我检查,定期产检,严密观测血压;意休息,以侧卧位为宜;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热量;适度限制食盐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忌酒精,辛辣调味品以及过浓的汤,避免对肾脏造成刺激加重肾脏负担;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史,应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2.妊娠合并心脏病:
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
高危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占35%~50%),其余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肌炎等患者。
建议:孕前咨询,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听取医生建议综合判断耐受妊娠能力。孕期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按照医嘱20周后预防性应用铁剂防止贫血;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在妊娠20周前,应每2周行产前检查1次;在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产前检查应每周1次。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经过顺利者,亦应在36~38周提前住院待产。
3.羊水栓塞与产科出血:
这两大死因均发生在临产和分娩期间及产后,详细阐述这两方面对于我们的防范并没有太大意义。在此提醒各位准父母,医院进行分娩才是规避这两种情况的首选。
了解自己的病史及身体状况,孕前身体检查及咨询对母亲及宝宝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定期产检,谨遵医嘱,避免悲剧,顺利孕育新生命!
是时候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