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禧中医小讲堂每天18:00准时推送
现在小孩子的病那叫一个层出不穷,小到食欲不振、调皮多动、感冒发烧,大到惊风癫痫、肝炎脑炎、寄生虫病,家长肚子里没点东西还真不一定应付得来。
有一部分孩子在体检完后发现贫血,家长很着急,孩子这么小为什么会贫血。此事也确有发生的道理,毕竟现在的小孩脾胃受伤的太多了。
贫血大家很熟悉,这是一种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血虚是什么?
而在中医里,它有一个别的名称叫做“血虚”。血虚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里指的是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脸、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其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颜色淡白,头晕,发热,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等。
血虚和贫血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你是我我是你的关系,血虚的范围要比贫血大,可以这么说,贫血患者大多有血虚(或同时兼有气虚、阴虚),但血虚患者未必都有贫血。不过,血虚的常见表现与贫血多有类似,如面色萎黄、乏力、头晕、心悸、目眩、耳鸣等,另外还可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头发干枯、大便干结等。
病例:
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头晕有3月余,自觉乏力,蹲下后起立时眼前发黑,同时胃口也比较差。同时孩子面色晄白,体瘦,神乏,俨然一副特别虚弱的样子,很令人心痛。除此之外呢,还有个比较头疼的症状:长期低热、夜寐不安。当然,家长也是第一时间寻找西医治疗,但未见改善。
在此病例中,患儿属于血虚发热。很多人想必会很惊讶,血虚还能导致发热?没错,血属阴,血虚不能涵养,则阳气浮越于外,导致发热。《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云:“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
除了比较隐晦的血虚发热,像儿童多发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也在血虚的范畴内。此病为儿科常见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3岁最常见。轻度贫血可无自觉症状,中度及以上贫血可出现乏力、纳呆、烦躁、食欲不振等脏腑阴阳失调的症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结膜苍白。长期或重度贫血会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还可因为气血不足而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机体易感受外邪。
其实,大多数血虚的孩子都是家长喂出来的,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营养很好,甚至好得有些过分。很多宝宝一餐吃很多,特别容易积食,这一积食不仅东西白吃了,还对脾胃造成了一些损伤。当孩子反反复复积食之后,脾胃就变得非常虚弱了,而脾胃又是血液的来源,所以血虚就在宝宝一次又一次的积食中悄然而来。
我们要知道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这兄弟俩一旦出现问题,除了会影响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以外,还会影响体内血液的生成和运化。可能在大多数家长的印象中,只有那种不好好吃饭、营养不良的孩子才会得贫血,实际上,吃得过多或过好也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影响血液的生成。既然知道了这层利害关系,那么家长喂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啊。
血虚的表现
①看眼睛: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②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③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④看手指的指腹: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⑤容易头晕眼花,尤其蹲下起来就发晕
⑥容易有睡眠问题
⑦精神萎靡不振
调理思路
①调理脾胃:消积食+补脾胃
②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
沾沾禧健胃消积贴很适合孩子使用的,沾沾禧健胃贴组方中焦三仙消积同时北沙参、白术、乌梅补脾益气生津养胃,扶阳固肠。
针对儿童脾胃调理沾沾禧中医贴敷有其独特的疗效:不经过消化道吸收,不损伤肠胃,作用于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精准的治疗结果。沾医院金牌口碑传奇组方,它独特的优势在于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相较于单纯用药或者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
用户反馈: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zz/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