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孕期贫血 >> 孕期贫血标准 >> 正文 >> 正文

6月龄儿童贫血发生与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孕期贫血 时间:2018-7-5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婴儿喂养全球战略中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婴儿应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而我国6~24月龄儿童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群体,6月龄的贫血检出率最高。对于外源性含铁辅食的摄入时间,相关文献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闵行区6月龄儿童贫血发生和喂养情况的分析,旨在了解现状,为制定保健策略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1对象

纳入闵行区儿童保健管理系统,年1-6月足月出生并在6月龄时有血红蛋白记录的在本区常住儿童,共人。

2方法

1)根据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记录儿童的喂养方式、辅食添种类、两次保健期间的患病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格发育进行评价。

2)血红蛋白(Hb)含量测定。

3判断标准

贫血的诊断及分度标准:应用我国卫生部年5月下发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制定的标准,即6个月?6岁儿童Hbg/L诊断为贫血;根据NCHS/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超重和肥胖的确定和分度。

结果16月龄儿童喂养方式、辅食添加与贫血发生的关系。

6月龄儿童的贫血发生率为8.18%,三组喂养方式间的贫血发生率有差异,其中纯母乳喂养组贫血发生率最高,人工为喂养组贫血发生率最低,而其中有添加辅食儿童的贫血发生率低于未添加辅食儿童。

26月儿童龄辅食添加类别数与贫血发生的关系

添加辅食类别数为1项的儿童患贫血的风险是添加辅食类别数为2项及以上的1.5倍。

36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性别、户口性质、出生体重、喂养情况、辅食添加、蛋黄摄人、水果摄入是贫血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非本市户籍、出生体重g或g、无辅食添加、无蛋黄摄入是危险因素。

讨论1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6月龄儿童血红蛋白的影响

铁缺乏是造成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铁量大,因此儿童已成为铁缺乏的高发人群。对于正常足月出生的婴儿来说,其体内铁总量在生后前4个月几乎没有变化,4个月后婴儿体内铁将逐渐降至原有铁量的50%,有研究提出生后4~6月为预防铁缺乏症的发生摄人外源性元素铁是必要的。

目前我区人工喂养儿童大都首先配方奶,配方奶中含铁量高,所以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发生铁缺乏症的几率要低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但在6月龄时儿童体内铁将逐渐流失的情况下,配方奶中的铁含量也不足于支持铁的补充,所以在无添加辅食儿童中其预防贫血的优势不明显。

26月龄儿童是辅食添加的重点对象

6月龄儿童贫血的发生与婴儿出生后的铁储备和铁的消耗速度有关。母亲孕期铁状态、婴儿出生体重、胎龄以及脐带结扎时间决定了婴儿出生后铁储备量,而喂养方式以及生长速度则决定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储存铁的消耗速度。一旦上述情况不能同时满足时,则儿童在出生6个月之前就可能需要摄入外源性铁。

36月龄儿童辅食添加的多样性

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率差别很大,而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较低,只有1%~5%。维生素C对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现有的资料数据分析也显示蛋黄摄入、水果摄入是贫血的影响因素,无蛋黄摄入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蛋黄除含铁外还富含维生素A、D、E、K,多个国家的应用研究也表明,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起到与硫酸亚铁同样的补铁作用。辅食添加的多样性也能起到降低6月龄儿童患贫血的风险。

46月龄儿童贫血的预防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肯定。相关报道显示贫血知识缺乏的母亲,其婴儿的贫血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和喂养技术是预防6月龄儿童贫血的关键。

以上全文摘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01月第24卷第1期

长按上方指纹树自动识别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bz/3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