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耳炒猪皮治疗儿童贫血
木耳50克、猪皮50克、枸杞子10克、大葱3根、生姜3片、植物油25毫升、白糖10克、料酒5毫升、香油3毫升、食盐2克
补血养血,健脾益气。主治儿童缺铁性贫血。
将木耳淸洗干净,用温水充分浸泡。将猪皮入清水中煮烂,捞出,切成小块。起锅,倒入植物油,待油烧热后,先投入葱、姜爆香,随即下入木耳、猪皮,轻轻翻炒,再放入白糖、料酒、食盐,继续炒至快熟时下入枸杞子,翻炒片刻,淋入香油,即可出锅。
2.羊骨糯米粥可防治贫血
羊骨克、糯米克、葱花5克、姜未5克、食盐1克
益气健脾,补肾助阳。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将羊骨洗净,捣碎后,入锅中熬浓汤。待汤浓郁后,下入糯米,待糯米烂熟后,调入葱花、姜末、食盐,边煮边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3.教您制作药酒防治贫血
熟地黄45克、枸杞子30克、当归15克、低度白酒0毫升
补气养血,滋阴益肾。主治贫血。
将熟地黄、枸杞子、当归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白酒,加盖密封,先隔水蒸2小时,再埋入土中,放置7大即可开封饮用。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2次。
4.多食豆类、牛肉可补血
贫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因此,患有贫血之人日常膳食中应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取,尤其是富含铁质的食物更要多吃一些。在各类食物中,豆类食物和牛肉可称之为补血的“高手”。豆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足够的铁质,而牛肉中亦含有大量的血红素铁,因此每大至少食用50克豆类和牛肉,能有效改善贫血。
5.圣愈汤加味治疗贫血
鳖甲、熟地黄、生地黄各12克,当归15克,鹿角胶、人参各6克,丹参、山药各25克,白芍、香附各9克,煅牡蛎、天门冬、芡实各12克,川芎11克,桑螵蛸、黄芪各10克,甘草3克,银柴胡5克,乌鸡1只,乌贼肉克,葱段、姜片各5克,料酒10毫升,食盐2克,味精1克
补气养血,补益肝肾,活血调经。主治血虚、气阴两虚、贫血、月经不调、神经衰弱。
将上述诸药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乌贼肉、乌鸡洗净,乌鸡剔骨留肉。将乌贼肉、鸡爪、鸡翅膀、纱布药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1小时。将鸡肉用沸水焯熟,切条,摆在盘中,撒上葱段、姜片、食盐、料酒、药汁,上笼蒸至烂熟后,再放入事先炖好的汤汁中,烧幵,加味精调味即可。
6.药敷涌泉防治贫血
党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制附子、补骨脂各30克,当归、肉苁蓉各15克,肉桂5克
健脾温肾,补气生血。主治贫血。
将上述药材一同研为细末,每次取15克药末,加适量蜂蜜调为膏状,敷贴于双足底的涌泉穴上,加胶布固定。毎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7.参附汤浴足防治贫血
党参60克,制附子、吴茱萸各30克
补气养肾,滋阴补血。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将三味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淸水,煮沸后再煎15分钟。将煮好的药液倒入脚盆中,待水温合适后浸浴双足。每日浸浴1?2次,每次浸浴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8.针刺拔罐法治疗缺铁性贫血
针刺拔罐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可选取五组穴位:①大椎,肾俞,复溜;②足三里,风门,膏肓;③膈俞,悬钟,肝命;④合谷,命门,曲池;⑤脾俞,阴陵泉,血海。上述五组穴位可交替使用,采取针刺拔罐法,先针刺选取的穴位,留针20分钟后,起针,在穴位处拔罐子,留罐15分钟。每日施治1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应间隔1星期。
9.足部点穴按摩防治贫血
足部点穴按摩对于防止贫血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坚持治疗效果甚佳。足部点穴按摩可选取三阴交、涌泉、足三里、血海穴。先点揉三阴交、涌泉穴各5?10分钟,每日点揉1?2次;再按揉足三里和血海穴各5?10分钟,每日按揉1?2次。
10.敲足三里穴边缘防治贫血
生活中有许多经过大众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治病小窍门,我们介绍的这个小方法就是防治贫血的一个妙招,它应用起来非常简便,且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哪怕是休息的时候坐在沙发上也可以进行。
具体操作方法:仰卧,双手手掌覆捂住脸庞,保持呼吸均匀、平稳;右腿伸直,左腿弯曲,用左脚脚后跟敲打位于右腿膝关节下方的足三里穴边缘,敲3?5下后,再换作右脚敲打左腿的足三里穴边缘,如此反复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oduo.net/yqpxye/1760.html